把每一滴油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访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栾波 -凯发k8国际手机app

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把每一滴油的价值发挥到最大!——访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栾波
2020年13期 发行日期:2020-07-01
作者:■ 吴军

  “今天的事情靠经营,明天的事情靠创新,后天的事情靠培训,未来的事情靠文化。”

在山东省滨州市的博兴县,有这样一家家喻户晓的企业——山东京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博控股集团”)。作为京博控股集团的发家之本,山东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博石化”)1991年从一家校办工厂起家,以炼油、化工为主业,历经近30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集石油炼制与后续深加工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也许正是因为校办工厂的“出身”,奠定了京博石化的创新基因,加上不断完善的创新体系,锻造了京博石化的核心竞争力,助力其将每一滴油的价值发挥到最大。
  日前,本刊记者对京博石化董事长兼总经理栾波进行了独家专访。


3个10年,从规模经济到高质量发展


  【ccn】京博石化自1991年建厂至今,您认为经历了哪些重要的发展阶段?
  【栾波】
从整个历程上来讲,京博石化的发展可分为以下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1991年公司成立,当时是一家地方的校办工厂,这奠定了我们现在以炼油、化工为主的产业基础;
  第二个十年:2000年企业由国有企业改制为民营企业,整个企业的产业结构逐步完善,实现了规模经济发展;
  第三个十年:2010年确定了高质量发展方向至今,整个产业结构开启升级模式。
  【ccn】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京博石化的综合加工能力是多少?其中燃料、化工品和新材料分别占比是多少?
  【栾波】
京博石化作为整个京博控股集团现代制造业的主要产业,其产业结构从过去一家单纯以炼油产业为主的企业,形成了炼化一体化、高端化工产业和高性能材料产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结构。
  其中,车用汽油提前六年达到国家标准国vib,车用柴油提前两年完成国vi标准升级,是全国首家实施清净汽油标准的企业;京博石化获得山东省正己烷食品添加剂认证资格;新型(环保)快干清洁剂,开创干洗新时代;海韵牌道路沥青成为入选西藏合格供应商的民营炼厂品牌,荣获第一届ccpc交通产品优秀认证产品;自主研发的聚正牌反式丁戊橡胶为国际首创;京博聚牌(溴化)丁基橡胶、聚丁烯合金等高性能新材料分别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目前我们的综合加工能力超过1600万吨/年,炼油、化工、新材料三者所占比例大约为30%、40%、30%,这也是我们多年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的结果。
  【ccn】在未来的产业布局中,石化产品中更高端的化工新材料占比是否会越来越高?
  【栾波】
未来,我们的炼油业务要进一步升级,不断优化成本,走成本战略,这也是我们未来化工、材料发展的一个资源支撑。
  而高端化学品和高性能材料是我们的重点发展方向,我们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形成绿色高端化工产业,以拉升产业附加值。在此基础上,让炼油、化工形成协同效应,更好地拉动高性能材料产业的发展。
  未来我们将形成235的产业结构:20%在基础炼油,30%在高端化工,50%在高性能材料。


1520工程 13大创新中心  让创新成为牵引力


  【ccn】京博石化从规模经济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创新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栾波】
京博石化改制后的第一个10年,我们在产业上重点强化规模发展,那会儿更多的是“拿来主义”;第二个10年,我们从5亿元的收入规模,到2011年突破208亿元,实现了规模经济的目标;第三个10年,我们很明确地从市场、技术的创新转到以产品为主的企业全面创新体系。
  2010年,我们重组了整个集团的创新体系,组建了技术中心,成立了研究院,通过机制和体制的推动,让整个创新体系能够快速发展。目前我们形成了以基础化工、硫化学、聚烯烃、橡胶、装备工程、设计过程、系统工程、环境工程、生物等十几个专业, 400多人的实验室队伍,完成了近4万平方米自有实验室的建设,这些体系建成之后,整个集团在研发资源和业务主线上形成了非常好的框架。
  但这些仍不足以让创新技术研发在整个企业的产业链条上形成真正的牵引力。最近5年,我们通过“1520”工程,按照“一中心两院”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搭建13大创新中心。
  【ccn】1520工程和13大创新中心具体是如何来建设的?
  【栾波】
1520工程是我们要和全国15所高校形成核心的合作关系,和全国的20所高校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
  为了更好地利用1520工程的资源,我们前两年提出了在全国建设13个创新中心的目标。目前我们已经完成13个创新中心的建设,并形成了“一中心一公司两院”的模式。
  “一中心”就是创新中心,我们在北京、上海、南京、大连、济南、青岛、杭州、深圳等全国多个城市形成了创新中心,并在这些城市设立技术创新公司,通过这个公司更好地去承载当地一些专家、高科技人才,落地到企业整体大的产业布局中;同时通过和高校的合作平台,形成一个以产业技术优化、产业技术创新、新技术示范为主的研究院;此外,我们还依托于研究院,通过合理机制,形成研究生院,重点在于培养人才。这是我们“一中心一公司两院”的模式。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在研发体系的资源配置上,以及未来在人才、技术、信息的高、中、低端的组合上,就有了强有力的支撑。
  【ccn】这样的合作机制,为京博石化带来了哪些真正落地的成果?
  【栾波】
目前经由这种合作机制实现产业化的项目非常多。比如,我们和清华大学在芳纶新材料上,已经形成了5000吨/年的高性能芳纶纸生产线,目前产品已经达标运行,对我国航空航天、高配电领域的一些关键材料提供了支撑,我们和大连理工大学正在建设5000吨/年高性能改性乳化剂及配套项目, 计划6月底投运,可完全替代进口。该项目的投产将开启京博石化在高性能胶乳领域的新征程。
  而在溴化丁基橡胶方面,我们和多所大学分别在工艺、催化剂、工程等方面进行了优化,目前已建成一期5万吨/年生产线,并正在着手二期15万吨/年规模的建设,预计今年12月份二期项目将会投产运行,届时会形成20万吨/年的规模,成为全球最大的溴化丁基橡胶生产基地。


1 9模式  构建5000人科研团队


  【ccn】京博石化自身的科研团队是如何与外部的科研团队进行协同的?
  【栾波】
凡是能买来的都不是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理念,因此我们非常注重自主创新或联合创新。
  目前,京博石化形成了以技术中心为主的400多人的研发团队。同时还通过1 9模式,即每个科研人员和外部的5~9个关联人员,形成以400人为“引发点”、将近5000人科研团队的模式。目前我们还通过院士工作站和省级、国家级的一些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搭建的平台,吸引了将近200位高端人才。
  【ccn】公司研发投入占比大约是多少?对研发人员有哪些激励政策?
  【栾波】
今天的事情靠经营,明天的事情靠创新,后天的事情靠培训,未来的事情靠文化。我们按照这4个层次以4321的比例来分配企业的投入。
  也就是我们会拿出整个企业盈利利润的40%,并结合一些金融手段来发展我们的项目,抓好经营;30%来搞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20%用于团队人才的培养和培训;10%用于整个凯发k8国际手机app的文化体系的建设。
  其中,整个科技创新体系的投入占到集团非贸易型企业收入的5%左右,即超过20亿元的研发费用。巨大的创新投入,保证了我们在企业创新方面能够持续引领产业的发展。
  此外,京博石化构建了非常适合研发团队运行的机制,以总目标为牵引,充分发挥技术体系的灵活性。
  首先,从技术资源的配置上,实验室目前累计投资已经超过3亿元;其次,我们在激励模式上,采取项目式激励、节点激励和长周期激励相结合的模式,使科研人员充分融入到企业发展中,以实现利益、责任的共享。


加大创新要素投入  实现有限价值最大化


  【ccn】在当前炼化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京博石化如何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高质量发展?
  【栾波】
京博从一个非常小规模的、单一化的企业,发展成为现在大型的、多元化的民营企业,除了宏观经济环境的发展和整个团队的艰苦奋斗外,以“仁孝”为核心的凯发k8国际手机app的文化建设在其中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仁孝”文化的角度,我们也在思考企业的经营目的是什么?“企业是以盈利为手段,通过整合行业内有限的社会资源,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这其实是“仁孝”文化责任和回报的一种体现,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自身整合到上下游,一起把产业链、供应链上的资源价值实现最大化。
  因此,京博石化在生产上始终坚持安全是底线、环保是基础的要求,禁止生产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这也是我们定位高端绿色化工和新材料发展的基本出发点。目前我们正在努力把每一滴油的价值发挥到最大,通过资源价值的提升,实现环境保护。
  面对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炼油行业面临的危机,我们将依托于炼油技术产业,围绕化工和新材料做差异化的调整。


  未来,京博石化会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特别是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同时把创新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要素来强化,加大创新要素的投入。充分利用过去在传统产业中规模和协同方面的优势,在宏观层面形成统一资源,微观层面专注特色发展。

当前评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