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发展态势,积极布局锂电回收产业 -凯发k8国际手机app

欢迎来到中国化工信息杂志
认清发展态势,积极布局锂电回收产业
2023年24期 发行日期:2023-12-18
作者:■ 魏坤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保持高速发展态势,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重要力量。随着新能源车型越来越丰富、品质越来越好,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认可度将继续攀升,我国新能源车市将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这对锂电回收行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近日,天能新材料常务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甄爱钢就锂电回收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发展格局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

回收态势迫在眉睫

  甄爱钢指出,当前锂电回收行业所面临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新能源行业带动动力电池装车量快速提升

  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88.7万辆,同比增长95.6%;动力电池装机量294.6gwh,同比增长90.7%,占全球60.4%,领跑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预计2030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可达1707gwh。甄爱钢表示,自锂电池问世以来,其回收利用就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建立完善的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及产业化体系,是保障国家新能源产业安全、保供的重要支撑。

  2. 动力电池装车量增加导致退役动力电池量上升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装车量的增加会导致退役动力电池量的上升,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被使用并逐渐达到其使用寿命,未来10年报废电池及生产废料量预计以年均43%的复合增长率攀升,驱动全球锂电回收市场发展。

  3. 退役锂电池无序处理将会造成安全风险、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废旧锂电池里的电解液不恰当的处理会渗入土壤或者释放有毒气体到大气中,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甄爱钢指出,由于废旧锂电池属于第9类危险品,具有高度易燃、电池短路、灭火困难等特性,在无序处理的情况下,存放或处理不当,极易引起火灾;不仅会对人员和财产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对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此外,退役锂电池中含有有害、有毒和腐蚀性物质,如汞、锂和铅,以及镍和镉等致癌物,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同时无序处理的锂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可能会泄漏和渗入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从而污染生态系统。

  甄爱钢表示,2025年退役动力电池规模将超过100gwh,废旧电池中含有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随着动力电池产量的快速增长,有价金属的需求量也将持续上升,供需更为紧张。

  据安泰科预测,ncm523电池2025年退役量达到57gwh,相当于57万吨ncm523退役电池量,产生铜5.6万吨、铝3.2万吨、锂1.8万吨、钴2.3万吨、镍5.4万吨、锰2.9万吨,如不妥善回收有价金属,将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五大驱动力助推行业发展

  甄爱钢认为,有五大驱动力助推锂电回收行业发展。

  驱动力一:锂电回收政策频出,推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自2012年国务院颁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以来,再到2022年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明确鼓励采用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及装备,对废旧动力蓄电池优先进行包/组、模块级别梯次利用,加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回收管理已经成为风向所趋。

  驱动力二:废旧锂电池回收利于绿色环境保护

  甄爱钢指出,动力电池可能会对环境带来重金属污染、氟污染、有机物污染等,回收利用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发展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和技术有助于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驱动力三:废旧锂电回收打破钴镍等战略资源垄断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匮乏,大量依赖海外进口,不确定性强。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受制于人的局面,中国锂、镍、钴储量占比<产量占比<消费占比,海外矿产投资环境恶化,回收金属元素利于突破资源约束。

  驱动力四:废旧锂电回收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甄爱钢介绍到,三元锂电池生产能耗为82.91kwh,折算碳排放量5.06万吨/gwh,从全生命周期计算,新能源车每公里的co2约130g,若能对废旧动力电池进行梯次利用、再生利用,其所对应的新能源车每公里碳排放量将分别下降22g、4g。

  驱动力五:电池回收已成为动力电池企业出海的“必修课”

  海外动力电池高需求 高价格弹性 本土产业链保护,推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出海。据科尔尼数据,欧洲、美国在2021—2026年的动力电池需求cagr分别为37%、45%。同时,海外动力电池的价格弹性较高,中国企业出海可获得较高毛利率。

  然而,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出海”却遇减碳挑战,“碳贸易壁垒”下电池回收成“必修课”。欧盟是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出海的主要目的地,欧盟规定,到2024年7月,电动汽车电池随附的技术文档中应包含根据授权法案起草的碳足迹声明;到2025年,电池中钴镍铜的回收率需要达到90%,锂的回收率需要达到35%。(中国锂电回收白名单企业要求较高,镍、钴、锰回收率需达到98%,锂回收率需达到85%)。

行业发展新格局

  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当前处于行业发展初期,竞争格局相对混乱。2013—2022年间,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注册量由214家激增至4.2万家,参与者众多,涉及整车厂、电池厂、材料厂和第三方回收企业等不同背景,几乎覆盖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条。

  行业领军企业阵容初步凸显。截至2023年3月,工信部累计发布的四批次动力电池回收白名单企业,共有88家。

  锂电回收作为锂电后周期行业,业内玩家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开拓上下游合作,逐步延伸产业链覆盖,形成从电池生产到电池再制造的闭环。

  退役锂电池主流的处置方式为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梯次利用是对退役电池的降级应用,再生利用则是对退役电池的资源化利用。梯次利用在规模化发展中遭遇挑战,中长期内以再生利用为主导。甄爱钢指出,当前锂电回收的回收模式大致分为三类。

  (1)电池厂商回收模式:电池生产企业作为电池回收主体,利用渠道优势打造对电池材料的闭环回收与废旧电池梯次利用的商业模式。

  (2)第三方回收模式:第三方回收企业作为电池回收主体,自主建立回收网络完成从电池回收到资源化利用全过程的商业模式。

  (3)产业联盟回收模式:产业联盟模式多由整车企业牵头,运用产业链上下游各成员企业的经销服务网络和回收技术实现回收业务的增效降本、减少市场恶性竞争,但在实际商业化运营层面仍在初步尝试阶段。

  当前,我国锂电回收头部企业竞争主要包括:渠道、技术、规模、成本与毛利控制、资质、产品与客户这六大要素。头部企业需要通过过硬的技术储备与资质背书,获得电池厂、车厂等机构信任,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获得报废锂电池加以回收;此外,若企业能独创核心技术,实现更大比例、更高效率的锂电池回收,则将获得更高的毛利空间,受行业波动影响更小,相较其他对手拥有更强的抗周期性;报废锂电池总量未来预期持续高增长,而产能释放需要数年的研发、建设等待期,企业需要进行前瞻性布局,形成规模化壁垒,从而确保未来能迅速以大规模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头部企业通过生产成本管控及创新、技术优化及创新、丰富产品结构及业务创新等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达到降本增效目的,构筑成本竞争优势;未来的锂电回收渠道纷繁复杂,报废电池体量提高后,更多厂商愿意合作强合规性、规模化运作的正规回收企业,白名单背书具有重要参照意义;回收料生产的电池材料能否保证高品质、是否受到行业头部客户认可、并进入高端应用场景(如动力电池等)将成为各公司的核心差异,进而影响下一步客户开拓与业务发展。

“3 5 n”战略布局锂电回收

  2022年,天能集团从战略出发,成立了天能新材料事业部,致力于锂电池回收利用、前驱体正极材料、氢氧化锂、稀土回收利用等循环科技的研发与投资。近三年累计获得专利29件,其中发明专利17件。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40项,形成了一套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电池回收利用工艺技术体系。

  甄爱钢表示,当前公司已建立了天能锂电工厂的废料、天网逆回收/铅蛋平台、合作组织、网约车平台等多个回收渠道的布局。充分利用天能渠道优势打造特色回收渠道,建立了40w家全渠道服务天网,实现了线上 线下逆回收网络的全国覆盖,同时公司还参与制定锂电回收标准,借助集团铅蛋平台,实现“铅锂同收“。

  同时公司也创新全球化回收网络布局,当前以东南亚市场为起点,多措并举将业务逐步扩展至全球领域,增强保供能力,也为公司“出海”建湿法工厂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公司现有浙江长兴新材料基地年处理三元废旧电池23000吨,在建的滨海基地建成后将拥有10.8万吨年处理能力,到2025年,将拥有近13万吨年处理能力。

  天能集团在锂电回收板块的发展规划为“3 5 n”布局,主要设置综合处置基地3个、区域循环基地5个、小型干法处置点n个,做到回收面积覆盖全国;通过向上游延伸,以零部件再造为抓手,打造锂电回收生态价值链,通过向下游延伸,丰富产品多样性,提高产品附加值。


当前评论
网站地图